聊一场有点意思的比赛
没有戈贝尔和兰德尔的森林狼,遇上双塔都在的雷霆,交出了倒反天罡的赛果。狼全场拿下34.5%的前场篮板率,二次进攻得到23分,近筐频繁大吃小,还把雷霆的进攻效率限制在103.2,攻防两端的答卷都可以给满分,有了点去年季后赛他们对阵太阳的风采。
过去狼是一支大体型球队,雷霆是超小体型球队,雷霆遇上狼要以小博大,内线会吃点亏。但现在狼两个内线不打,雷霆双塔俱全,打出这样的效果还是挺令人意外的。
狼的策略很明确。没有戈贝尔,狼摆出了一套五外阵容,外有华子开干,内有里德大吃小,三人得分上20,五人得分上双。防守则在联防与夹击误持球人之间来回切换,扰乱SGA从三分线外持球发起的节奏,考验雷霆的转移球和外线回应。攻防两端,狼都打到了雷霆的痛点。
如果再给雷霆一个机会,让他们为这支与平时逻辑不同的森林狼做准备,雷霆应该不会输。狼的这套五外其实很山寨,奇兵克拉克进攻端威胁有限,全场6中1只得4分,用切特对位他去扫荡,本应该获得更大的收益。狼全场只有8次失误,不管是看狼控制失误的常规水平,还是雷霆造失误的正常水准,这都太少了。显然,雷霆没有在防守端给狼的低位进攻和内外连线足够压力。另外,狼的克拉克这场防SGA效果不错,但我相信SGA在研究对手特点后,起码能在一对一的回合中,找到搞定对方的办法。
你不能把狼胜雷霆看做常态。但比赛内容还是很有分析意义。
雷霆方面,一直所担忧的进攻顽疾,以及双塔合体后,“中锋类型球员”溢出的情况,这场比赛暴露了。如果说,有一种相对最优的限制雷霆进攻的办法,那一定是把SGA的个人影响力拿出比赛。这不容易,作为MVP候选人,联盟现役最强的外线一对一高手,SGA是很难被限制的。但任何一对一高手面对夹击和区域防守都需要借助队友的力量去兑现影响力。由于雷霆进攻太依赖后卫从三分线的持球发起,起手式有相对的确定性,这使得上线两个人掐持球人,下线三个人守事实上的联防,成了防雷霆的一种万金油策略。
看上面这张图。作为持球人,SGA遭遇夹击出球的能力是合格的,哈滕作为掩护人中路处理球也是合格的。作为底角射手,多尔特和切特大致是合格的。作为切出到45°接应的点,杰威依旧是合格的。
问题在于,如果雷霆场上的5个点,他们在各自的角色上都只是合格的水平,从他们的对手角度看,把“西部第一+争冠大热门”的球队,进攻限制到合格水平,显然是个满意的结果。而一旦雷霆这些没有在季后赛证明过把握度的射手失准,可能就会出现“爵了”的剧本。
这是老生常谈了。只是,在雷霆解决这个问题之前,你很难不强调这件事,特别是在雷霆“准5号位”人手溢出的情况下, 马岱怎么排兵布阵,怎么去解决对手“抓重点”的防守布置,这会决定他们的季后赛上限的。切特、哈滕、卡鲁索(缺席)、肯威、杰林,即使我们隐去后面两人,光是前三人怎么组合,这都有讲究。比如,是不是所有情况下,双塔的效果都会更好?显然不是。不谈进攻,即使是防守,小阵容也有它发挥相对优势的场合,对球侵略性和轮转速度的强项,就比较适合针对那些处理球能力一般的对手。
雷霆是一支进攻重点鲜明,防守优势分散的球队。限制雷霆进攻关键在SGA,搞定雷霆防守则不好抓关键点。从雷霆的视角看,他们经常被大体型前场打爆似乎是个顽疾,但其实从对手视角看,用大体型前场打爆雷霆 并不是一件可执行性特别高的策略。事实上,本赛季面对雷霆,没有任何一个前场球员场均拿到了26分以上。这也不难解释:
虽然雷霆纯种3/4号位球员少,且赛季中还有不少比赛没有5号位,但他们会用夹击、协防来限制单防搞不定的前场强点,群狼撕咬的能力几乎是联盟最好的;
前场球员比起后场球员更难主动寻找错位,他们想连续抓雷霆小个打到爆,这也是不容易的。
雷霆防不住的那些前场,更多不是对手的第一、第二强点。恰恰是对手的第三、第四,甚至场上最弱的进攻点,如果他们有持球能力,又有体型上的错位优势,会在某些时候给雷霆一些惩罚。说白了,策略重点做不到这个级别的球员身上,本着“难不成你还能打死我”的想法,这些分也就给了。本赛季,能打爆雷霆防守的对手,拿的也大多是点点开花的剧本。
我们把雷霆身上的这些现象,再套到对面没有戈贝尔的森林狼,会更深刻的理解进攻点与防守点分散在某些场合的意义。
不管戈贝尔本赛季进攻端多尴尬,他在大样本上还是个出色的防守者。但如果戈贝尔出现在这场比赛里,芬奇一定要做好他的对位选择,确保他可以更多留在底线附近。如果戈贝尔被用作去上限夹击SGA的角色,他的效果就削减了一大半,是他还是里德区别不大。而如果芬奇认为,你有最佳防守球员镇守篮下,就可以把比赛换做完全另一套逻辑,他们未必能守出那天的效果。
整体化的防守,还是依赖一个协防强点的防守,这是不同的两种玩法。合二为一是最佳,做不到合二为一,不同场合下就各有适用。这也是为什么,中锋在现代篮球的防守端效果往往极端,因为他们在护筐、篮板、对球侵略性与轮转速度方面的效果差别很大,而在不同防守体系下,这些内容被强调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进攻端也有类似的道理。第一核心得分能力超强,这是毫无疑问的优势。但如果一支球队第一得分手的产量遥遥领先于其他人,他们就必须分析一下,其他人是有能力而没有发挥,还是他们必须靠第一分手扛起半边天,进攻才玩得转?如果后一种,那么他们需要确保第一得分手被针对时,有一套完整的转移球和无球体系,确保第一得分手的影响力永远能以某种方式被兑现。
做不到的话,他们最好还是多一些能站出来得分的人。